四川特产-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四川特产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德源大蒜产于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郫筒街道、友爱街道等10个非常适宜种植大蒜的区域。早在清乾隆年间,德源大蒜就已远近闻名。其特色鲜明,瓣子大、色泽亮、口味香辣,蒜素含量远高于普通大蒜,不仅在云南、贵州等省销量可观,还远销老挝、越南等地。德源街道村民世代种植大蒜,德源街道被誉为“西部蒜乡”,目前种植面积近4万亩,年产大蒜4万余吨,年产值8亿余元,是成都市最大的大蒜种植基地,也是成都最大的优质蒜薹原产地。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暂缺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若尔盖牦牛全身黑毛为主,前胸发达,背腰平直,体躯较长,四肢较短,蹄质坚实;鲜肉肉质红润,大理石纹明显,肌纤维清晰坚韧;煮熟后,肉质密实鲜美,浓厚香醇,具有天然牦牛肉的特殊香味。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若尔盖藏香猪体型微小,被毛多为黑色,少数为棕色,也可见四肢、额部有少许白色者,少数仔猪被毛有黄色纵形条纹,但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消失。鬃毛长而密,冬季被毛下有绒毛。额面窄,皱纹少,嘴长而直、呈锥形;耳小、直立,转动灵活。胸较窄,体躯短,背腰平直或微凹,腹线平直,后躯较前驱高,尻部倾斜。四肢结实,趾关节韧带坚实而有力。乳头多为6~7对。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若尔盖藏绵羊背毛以白色为主,呈毛辫结构,头尾略带花斑;体格大,体躯呈长方形;头呈长三角形,角呈螺旋状向左右平伸。四肢粗壮,筋腱发达,蹄质坚实,肉用性能明显。肉质细嫩多汁,色泽略带红润,膻味轻。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邛崃文君茶外形条索紧细微曲,色泽黄绿,白毫显露,匀整。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芽叶完整。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明月雷竹笋呈宝塔形、粗壮;笋箨青褐色至紫褐色,少茸毛,有斑点,壳薄;笋肉厚,呈黄白色,色泽鲜亮,口感脆爽,甘甜鲜嫩,味美可口。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罗江鳜鱼身体较长、略扁,体型自然、匀称,背部凸起,头部较大,身体呈棕黄色,肚子灰白,体表光泽无病灶,鳞片细小且完整;无异味;活体肌肉紧密有弹性。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蒲江樱桃果实圆形,果顶平或微凹,果实较大,果面橙红至深红,富光泽,果皮较薄,果柄较短粗,果肉淡黄色、细嫩柔软多汁,味甜或甜酸,品质优。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中江柚中等大小,倒卵圆形;果皮薄,金黄色,油胞凸起,芳香;果蒂部微突,果顶平,柱点微凹;果肉米黄色,脆嫩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品质上等。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丹棱脆红果实近圆形,单果重15~33g;果皮底色绿黄色,着片状紫红色,果粉厚;果顶浅凹,缝合线浅,较对称;果肉绿黄色,肉质脆,离核;果汁中等;果实酸甜适度,风味浓,品质上等。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得荣树椒果实小羊角形;萼片不包被,果梗长;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黄色或橘黄色,纵径3.0-5.0cm,横径1.0-1.6cm,肉薄、脆嫩;清香、味辣。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石渠人参果呈纺锤形、圆球形、圆柱形或不规则形;长约10~35mm,直径2~8mm;根皮棕褐色,断面平坦,肉质白色,味甘甜。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邛崃中蜂蜜质呈粘稠液体,易结晶,结晶颗粒略粗,呈琥珀色,气味清香,口感醇厚、甜润。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金堂油橄榄果皮由青到深紫,蜡质层薄,果色均匀;果肉厚;青苹果味淡雅,涩味适中。阿贝基娜:果实较小,近圆形,0.8~1.2 cm,果核椭圆形;皮瓜儿:果实较大,椭圆形,横径1.5~2.2 cm,纵径2.6~3.2 cm,果核橄榄型。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大竹白茶外形条索紧直成朵,色泽绿黄鲜润带毫,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黄匀整。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在唐朝,剑南春作为宫廷御酒而载于《后唐书·德宗本纪》。这是唯一载入正史的四川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唐代名酒。 唐人李肇的《唐国史补》对天下名酒记载道:“酒则有郢州之富水,乌程之若下,剑南之烧春……”,大唐皇室宫廷的长期御用奠定了剑南春“大唐国酒”的历史地位。承载着中国人的高雅自信的文化气质,它有与生俱来的高雅品质,有源自唐时宫廷酒的自信气质,从而形成其独有的酒质与气质合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国三大顶级白酒之一。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果形圆,深橙色,油胞稀,光滑,外形美观,易剥皮,无核,肉质较紧实,口感细嫩化渣,清香爽口,风味极佳,品质上等。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涪城蚕茧 茧色洁白,茧形匀整,缩皱适中,浅束腰,呈长椭圆形。蚕茧长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茧层厚实。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芦笋种植在涪城区历史悠久,早在1983年已经开始规模种植芦笋。现有认证的绿色食品不仅供应绵阳、成都、重庆等省内外城市,还远销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一、产品特征 乐道子鸡产品特征:乐道子鸡体型外貌主要以黄羽羽色为主,乌皮、乌肉、乌骨是乐道子鸡的基本特征,具有内质好、风味好、口感鲜香等特点。 二、产业发展 2013年底,全区建有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的“乐道子”林下鸡家禽孵化育雏中心1个,育雏能力1000万只的“乐道子”林下鸡育雏场9个,标准化“乐道子”林鸡示范基地18个,打造完成8个“乐道子”林下鸡精品养殖基地。 三、主要做法 2010年纳溪区成立“乐道子”林下鸡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从2011年起,财政每年安排资金400万元,建立“乐道子”林下鸡产业发展基金;在农业保险中增加“乐道子”林下鸡政策性特色养殖保险险种;针对育雏场和养殖户进行贷款贴息补贴;对“乐道子”林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进行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进行一定补助。 四、取得成绩 2011年乐道子”林下鸡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基地和产品验收并成功通过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认证;2012年“乐道子”林下鸡商标被评为泸州市知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2013年已成功申报“乐道子”林下鸡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乐道子”林下鸡、“乐道子”鸡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到2013年底,全区“乐道子”林下鸡养殖户8000多户,其中规模养殖户3500余户,养殖林地面积达15万亩,出栏“乐道子”林下鸡1547万只,产值15亿元,利润2.25亿元,全区人平增收550元。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射洪县历来盛产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据《射洪县志》清光绪十年(1884年)记载,柑桔是当地主要栽植水果之一。 因自然条件适宜,射洪县引进清见品种在涪江流域广为栽植,目前,已有生产基地9万余亩,其中标准化基地4.5万亩,其果实扁圆、较大,果皮橙色、鲜艳、较易剥皮,果肉汁胞细嫩、汁多,分瓣容易、风味浓郁、酸甜适中,可食率高,品质极优。 射洪金华清见于每年4月开花,次年3月成熟,花果同树,蔚为壮观,挂果期长达12个月,利于产品风味的形成和有益物质积累,且成熟期较晚,有极高的市场竞争力。在种植繁育过程中,射洪金华清见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清洁生产绿色健康食品,建设优质桔橙产业,见证高品质水果。 因产品安全优质,射洪金华清见于2005年获“四川省著名商标”,2006年获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同年获“遂宁市优质果品”称号,2007年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其优质清见桔橙产业化和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证书”,2009年通过有机食品认证。射洪金华清见先后参展“中国绿色食品2008上海博览会”和“四川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北京展示展销会”,荣获“中国绿色食品2008上海博览会畅销产品奖”,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深受市场欢迎,发展前景广阔。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松林桃主要分布在松林的浅丘地区,已有100多年的种桃历史,现有种植面积28000余亩,年产鲜果30000余吨;成熟期集中在5-8月,主栽品种为春蜜、雨花露、春雪早脆皮、皮球桃、晚白桃等,果形大,近圆形,缝合线明显,较对称;果肉底色乳黄色,果面分布片状红色,果肉乳白色,果顶近皮处微红色。肉质细脆,纤维少,汁液中等,味甜,有香气。松林桃系列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16%,可溶性总糖6.5-12%,可食率达75%以上。松林桃产区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富含钾元素、钙元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产区内常年出现春旱连初夏旱,果品水分含量适宜,生产出的松林桃含糖量偏高,肉质细脆,口感很好,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亲睐,选送的大甜桃参加全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早熟桃评比活动中荣获“龙泉杯”银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松林桃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来抓。改良并建设专门的示范基地,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桃树,打造地域品牌。目前,松林桃先后荣获“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称号,2002年“松林桃”经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当地水、土、空气等指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条件,产品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要求,顺利通过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5年成功注册“川西松林”水果集体商标;2012年成功申报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永福生姜是内江市特色蔬菜类农产品之一,早在明代就有种植历史,最早起源于永福乡八仙桥村,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八仙下凡传授村民生姜种植技术的传说。据《内江县志》记载:“种植生姜自民国以来种植渐多,杨家、建设、永福所产之生姜,均负盛名,被列为本县之特有蔬菜”。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内江市东兴区永福乡及周边杨家、高梁、大治等乡镇生姜种植渐成规模,九十年代初种植面积和产量达到高峰期。 永福生姜具有特殊营养与保健功能,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民间普遍用作香辛调味,有增味、嫩化、去腥、增鲜、添香、护色、清口等功效和作用;同时又是很好的中药材,具有健胃、祛寒、发汗、解毒、防暑、镇吐等功能,内江民间用永福生姜治疗疾病或做药引治疗的历史源远流长,经久不衰,验方颇多。名扬中外的东兴区籍书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以善吃著名,他下厨宴请贵客挚友,必定用产自家乡的永福生姜、东兴椒和紫皮大蒜为菜肴提味,“大千鱼”、“大千鸡”等佳肴就是张大千所创,被人们誉为“大千风味”,至今流传蜀中。1982年,东兴区为编撰县志,专门邀请张大千先生题写书名,并特意托人为大千先生捎去家乡的永福生姜等特产,时已80高龄的大千先生见到家乡的特产不禁热泪盈眶,抱病题写了“内江县志”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著名东兴区籍“红色记者”─原《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少年在家乡时就深谙生姜的妙用,离开故乡时,都要携带生姜干片。上世纪30年代,他独自一人赴西北考察时,行囊里就装有从家乡带去的永福生姜片,这样走一路吃一路,帮助他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最终创作出成名作《中国的西北角》。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范长江同志都不忘常托家乡亲友捎去永福干生姜片,熬制姜汤为热血青年和解放军战士祛寒治病。 永福生姜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食用、药用价值高,畅销成都、重庆、云南、陕西、湖南、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在省内外颇具盛名,深受消费者青睐。中国新闻图片网、新农村商网、第一食品网、诚信农商网、搜狐网、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四川人民政府网、四川经济信息网、内江市人民政府网等多家互联网站、媒体先后报道了永福生姜,全国各地企业商家竞相购买。近年来,东兴区政府将永福生姜作为特色农业来抓,永福生姜走上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之路,产量、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蒲江县是国家级生态县、国家地标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优质杂柑之乡,蒲江杂柑具有果形美观、果肉鲜嫩、多汁化渣、酸甜适口、风味浓、采收期晚、错季上市、鲜果上市期长达10个月的特点,2011年被农业部准予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蒲江县依托生态自然优势,不断优化杂柑品种结构,加快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组织化建设,2013年建成优质晚熟杂柑基地12.5万亩,占全县柑桔总面积的59.5%,杂柑产量9.8万吨,产值达4.8亿元。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新店七星椒的品质特色显著,可以概括为“外形美、食而优”。新店七星椒“外形美”美在结果成簇,犹如七星向上,且椒柄、果实细长弯曲,个小尾尖,尾尖处凹陷,果皮皱褶,颜色鲜红光亮;其“食而优”优在果实皮薄肉厚籽粒少,辣味极强,但味纯辣香,辣而不燥、辣中带甜、辣口不辣心、回味悠长,口感独特。新店七星椒还富含β-胡萝卜素、总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维生素e、钙、铁、锌、磷、镁、钾等多种有益成分。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东兴椒椒果均较小,一般在6月成熟,呈圆锥形、长指形、樱桃形或子弹头形,单生或簇生,果实朝天。一般椒长5-6厘米,椒径1厘米左右,味道辛辣。植株较高大,分枝力强;熟性一致,有利于集中采收;果实硬度好,耐储藏运输,做泡椒不变形,易干制,不皱皮。东兴椒成熟后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型美观、肉厚质细、辣素适中、风味浓香,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干制。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达州橄榄油是采摘油橄榄树鲜果,在常温下压榨而榨取的植物油,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用鲜果冷榨取得的植物油。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川白芷根呈长圆锥形,条粗壮,体重,质坚实,断面的放射状纹理及棕色油点明显,香气浓郁。白芷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内科、妇科、外科之要药。它能发表、散寒,善治风寒侵犯阳阴引起的头痛。《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曰:风热者辛次散之,湿热者温以除之,为阳明主药,故又能治血并胎病,而排脓生肌止痛。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射洪野香猪是射洪固有物种,野性十足,抗病能力强。该猪体型圆润,如冬瓜状,毛色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成猪体重在75-100千克,屠宰率达到68%,胴体瘦肉率达到52%。该猪肉皮薄肉厚,脂肪层薄,肉质纤维清晰,肌肉大理石纹分布均匀、含量丰富,肌肉多汁、鲜香细嫩。经检测,射洪野香猪肉氨基酸种类丰富,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16种均高于家猪肉。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道孚大葱单株较重、植株高大,葱叶翠绿艳丽,葱白洁白而长,葱白部分最长可达到70cm,大葱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广泛。具有利肺通阳、发汗解表、通乳止血、定痛疗伤的功效,用于痢疾、腹疼痛、关节炎、便秘等症。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德昌桑椹生长时间长、无病虫害、不使用任何农药、上市早(3月上旬)、绿色天然、营养丰富,品质绝佳。一是感官特征明显,颗粒大而紧,颜色紫黑,油亮光泽,酸甜可口,甘美醇厚,新鲜洁净;二是品质优良,营养元素丰富。据测定每100克德昌桑椹中含总酸45.7克,总糖15.8克(比江浙、内地平均高5克以上),花青素4.04克(堪比蓝莓),18种氨基酸共1.26克,还有其它营养成分33.2克。德昌桑椹富含花青素、硒、白黎芦醇等稀有元素,具有防病保健、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被誉为二十一世纪药食同源的人间珍果。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由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栽植区域无工业污染,威远无花果果实较大,倒圆锥形或倒卵圆形,果顶不开裂,单果一般在80~100g左右,鲜果黄绿色,皮薄无核,果实中空,果肉粉红色或浅粉红色,果实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汁液充足,肉质细腻,味道清香甘甜,口感极佳。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西昌钢鹅,凉山地方鹅种,著名特产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期,西昌钢鹅受外地鹅种的冲击,纯种群的2.2万只下降到2012年总数不足2000只,钢鹅品种资源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为此,西昌成立西昌钢鹅品种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对其进行保护与研究,目前西昌钢鹅已纳入国家级保护名录。西昌钢鹅保种场目前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级遗传资源保种场。 钢鹅,又名铁甲鹅、西昌灰鹅,属中国鹅种中灰色鹅的一个地方类群。其背羽、翼羽、尾羽为棕色或白色镶边的灰黑色羽,状似铠甲,故称为铁甲鹅。在国内,钢鹅主要分布于凉山安宁河流域海拔气候差异不大的坝区乡镇,以西昌为集中饲养区,是凉山地区优质的特色品种。因此,钢鹅也是凉山的著名土特产之一,目前,一只加工腌制的板鹅在西昌市场上能卖到500元一只。 西昌钢鹅属于中大型鹅种,每只可长到10斤左右。据西昌市农牧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自西昌地区有人类活动以来,当地民众就有喂养钢鹅的传统,养殖钢鹅的历史超过千年。但改革开放以来,钢鹅的数量逐步减少,纯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2.2万只下降到2012年总数不足2000只,钢鹅品种资源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在西昌市场上钢鹅的踪迹已难寻。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西昌高山黑猪历史悠久,据长璩《华阳国志》(公元347年)记载,远在汉朝,彝族就“牧猪于此”。彝族人民习惯养母猪和喜欢食仔猪肉。 产品特征:西昌高山黑猪产区在海拔2000米以上,白天,猪群在山野自由活动,采食山间野草、植物种子根茎。傍晚将猪赶回畜圈,以洋芋、荞麦、玉米、燕麦、圆根进行补饲。商品猪生长期一般都在一年以上,整个生长期无外源性污染, 肉产品无污染、天然绿色(无残留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肉的品质好(肉质红润、食之鲜嫩、可口化渣、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产业发展: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建立养殖基地6个,年产量15600吨,年产值32000万元。 主要做法及成效:将“西昌市高山黑猪”生产列入西昌市十大惠民重点项目和农村经济五大增收工程之一,列入少数民族乡镇产业发展项目、扶贫攻坚项目,大力推行公司 基地 农户的养殖模式,扩大养殖规模。到2016年达到出栏10万头,增长3.5%。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传统特色菜肴,属川菜系。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但制作时气候环境十分讲究,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德昌草莓果实圆锥形,色泽艳丽,着色均匀,果面鲜红色,富有光泽,种子黄色或红色,微凹或平于果面,髓心小、白色或红色,实心或中空,果肉白色或浅红色,果肉细腻致密,酸甜适口,香气浓郁。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盐亭桑叶叶形心脏型或卵圆形,节间较密,芽型饱满,叶片肥厚,叶色深,叶面蜡质层较厚。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隆兴大米历史悠久,崇州市素有“天府粮仓”之美誉。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中便有描述,“小亭有好稻田”。常璩是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其所述“小亭”应在今崇州隆兴镇附近,考古发掘出的紫竹村遗址可为证。 隆兴大米垩白粒少,垩白度低,米饭气味正常,口感软硬适中,可咀嚼性好,米粒完整性较好,有光泽,饭香味浓郁。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恩阳芦笋嫩茎顺直,呈浅绿色,平均长约22厘米,基部粗1-2厘米,平均单茎重约15克;肉绿白色,无空心,组织细腻,脆嫩回甜,气味清香。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峰城玉米产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当地玉米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民国时期,峰城玉米作为百姓主要食物和重要军粮,为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峰城玉米产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淀粉、氨基酸,及其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峰城玉米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也为宣汉县粮食9年增,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省、市主要领导褒奖,新闻联播先后两进行了播报。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普格,彝语称之为“普基”,意为一个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螺髻山,彝语称之为“安哈洛”意为五百里山峰,因主峰高耸、直查云端又型似美女发髻而得名,与西昌邛海、泸山相连,构成了融黄山、华山、张家界、西湖、滇池之“野、奇、峻、幽、险、秀”等特色为一体,以地质、森林、湖泊位基调的大型aaaa风景旅游区。 乌骨鸡普格彝语称“阿支也联”,螺髻山乌骨鸡养殖历史悠久,据《普格县志》第六篇第一节<品种>第157页记载:“农村主要家禽是鸡,家家户户都有喂养,都是本地品种,肉质鲜美,以敞放自由觅食为主,乌骨鸡药用价值较高……”据《普格县畜牧志》记载:“家家户户养鸡,乌骨鸡肉卵兼用,肉质鲜、味美,土乌鸡有较高药用价值”。 据《勒俄特依》(万物起源)记载,“天地开辟后,天上同时出现了6个太阳7个月亮,致使大地酷热难当,万物濒临灭绝,英雄支格阿鲁用射掉了5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但九天是亮的,九天又是黑的,洛伊大帝想让世界永远光明,想办法请求太阳菩萨,神鸡“东旨”出来请日月,为赢得日月的信任,自己变成了启明星,还嘱咐自己的子孙一天叫散三遍,一遍叫三次,迎日月出,送日月归,维护日月的正常运转......”可见鸡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关系,独特的“鸡文化”深深融入了彝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彝族的火文化、酒文化相辅相成。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具备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的基本特征,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用、滋补、保健功能和选育开发价值,是彝族人民传统的吉祥待客和滋补美味,公鸡还作为传统火把节的斗鸡表演,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螺髻山乌骨鸡的养殖与引人入胜的彝族民风民俗和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相融合。 随着普格县螺髻山旅游业的开发,彝族食用家畜家禽肉,都讲究一个“鲜”字,注重原汁原味,都是现杀现食,制作中也不添加过多的调味料。用螺髻山乌骨鸡制作的《烧鸡辣子汤》、《坨坨鸡》、《洋芋酸菜鸡》等彝族传统特色美食,与《坨坨猪肉》、《坨坨羊肉》、《坨坨牛肉》、《烤小猪》共同成为体现彝族风情的特色招牌菜,受到来自各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中也离不开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在传统的彝族年里,第一天清晨点燃火塘,一家人先宰杀一只红羽乌骨鸡公鸡,做祭祀请族灵后才开始逐户宰杀年猪过年。彝族在宰杀鸡待客的时候都有看鸡头、鸡腿、鸡舌预吉凶,看运势的习俗。 在彝族的毕摩文化中,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都要采用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来进行。“鸡能避邪是沟通神灵的使者”就是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品种资源弥足珍贵,长期以来多为农户散养,多以野外自由放养为主。由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螺髻山乌骨鸡独特的品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知和喜爱,经济价值和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普格,彝语称之为“普基”,意为一个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故文人是这样描述普格的:“普格县是历史悠久的火把节之乡,是一方富饶神奇的山水,普格有引人入胜的民风民俗,有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普格县距州府西昌市74公里,交通便利,螺髻山aaaa景区和温泉瀑布让人流连忘返。 普格县养殖螺髻山黑猪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地方品种。据《普格县志》、《普格县畜牧志》记:“普格黑猪,属于凉山黑猪,体格中等,偏于脂用……”,螺髻山黑猪肉加工成的猪腊肉、香肠、包腊肉是彝族人民拜年必不可少的礼物,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相传彝族先民以狩猎为生,所获猎物以野鸡等两只脚的小动物为主,野猪和岩羊等四只脚的中等动物较少,野牛等四只脚的大动物最少;恶劣的生存条件导致食物来之不易,先民知道将猎物与族人共享、团结互助才能凝聚力量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来;先民们逐步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食物的丰富,猎物有时吃不完了,于是出现了动物的驯养;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及部族之间的交流驯养的鸡、黑猪、羊、牛等动物成了食物的主角;久而久之彝族招待客人逐渐形成了最尊贵的客人杀牛、较尊贵的杀黑猪(宰羊)、一般客人杀鸡的风俗。 螺髻山黑猪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由于商品黑猪放牧生长期一般都在1年以上,整个生长期无外源性污染,生产出的肉肥瘦适中、品质优良,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品质极高,是符合现代人美食和健康需要的高档猪肉品种。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为庆祝丰收的重大节日,彝历年家家户户都要宰杀螺髻山黑猪进行进行祭祀,黑色彝族先民认为是富贵、吉祥的颜色,所以年猪多以黑猪为主。年猪肉制成的腊肉、香肠是传统美食;过年猪比赛,谁家过年猪肥膘厚,谁家就多福多吉祥。 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旅游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民族饮食文化多姿多彩。螺髻山黑猪烤乳猪、砣砣肉、猪肚肉、烟薰腊肉、彝家香肠、拜年、赛年猪,这些民族饮食文化无不呈现和闪耀着彝家儿女火一样热情的好客之道,它就象一杯甘醇的美洒醉了西山的月亮、醉了客人的心儿。许多来普格的游客在螺髻山下都要点名品尝以螺髻山黑猪肉为原料加工的菜品,螺髻山黑猪肉制作腌腊制品成为越来越多游客购买的凉山特产之一。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彭州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彭州川芎品质上乘,具有根茎大、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以“菊花心”而闻名。川芎是彭州市的传统地道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在明代就有种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品质与彭州的土壤、气候、水文特色息息相关,并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彭州浓郁的人文特色。彭州川芎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量1.5万吨,产值3亿元,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占全国地道中药材川芎产量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代表着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川芎主产镇敖平镇被誉为“中国川芎产业第一镇”。彭州川芎远销海内外,每年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川芎达6000吨,占国内外销量的80%,其中销往韩国的就有600吨至800吨,同时销往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四川宜宾是我国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根据宜宾地区出土文物考察,宜宾酒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秦汉时期,宜宾即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酒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翠屏区山谷祠、长宁县飞泉乡、江安县留耕乡出土的东汉崖墓石棺上,分别刻有“厨炊宴饮图”、“夫妻饯行图”和“乐舞宴饮图”,还原了当时社会礼仪中酒文化的盛景。 唐宋时期,宜宾酒已达相当规模,全国知名,文人墨客大为称颂。杜甫、黄庭坚对宜宾酒情有独钟,赋有《东楼诗》、《荔枝绿颂》等诗篇。据《熙宁酒课》推算,北宋熙宁(公元1068-1077年)时,戎州(今宜宾市)酒年产量达522500斗,年耗粮食37500石。宜宾“流杯池极其石刻题记”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酒文化古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以后,宜宾酿酒糟房兴盛,至今仍在使用的有“长发生”、“利川永”、“德胜福”、“温德丰”、“张万和”等老窖酒房。当时的“杂粮酒”更是远近闻名,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为其取名─五粮液。 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宜宾高粱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据《宜宾市志》记载:“建国前和建国初期高粱主要用于酿酒,其次为食用,再次作饲料。以后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基本用于酿酒”;据《宜宾市农业志》记载:“宜宾高粱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系贫困农民在青黄不接时,赖以为食的粮食之一。市境内种植普遍。改革开放后,高粱作为酿酒原料,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据《宜宾县志》记载:“宜宾岷江区域盛产高粱,主要用于酿酒,为‘红楼梦酒’、‘五粮液’等酒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大罗黄花产于巴中市巴州区大罗镇,产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巴州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素有“红军之乡”、“川东北氧吧”之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曾在这里做过艰苦的斗争。大罗黄花种植历史悠久,据《巴中县志》(1994年版)记载:“民国27年,鼎山大罗乡农民开始种植黄花,年产量约2000斤左右。1953年,产黄花3000斤。农业合作化后,由零星种植发展为成片种植,1956年产量增加到6200斤”。 大罗黄花耐寒性强,宜种面积多,在巴州区广泛种植。但过去受产业结构、种植技术等限制,没有集中栽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供销社系统将黄花作为多经项目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大罗黄花得到较大发展,年产量达80000斤。七十年代初,珠江电影制片厂专程到大罗镇拍摄新闻纪录片─《高举红旗抓住纲,大罗黄花分外香》。197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鼎山区供销社“黄花分切育苗移栽法科研项目二等奖”。1989年,大罗黄花通过重庆外贸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 大罗黄花味道香脆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必须的养分,是广大居民烹饪、馈赠佳品。其生产过程中病虫害较少,一般无需使用农药,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当地农户在60多年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对原有品种的比较、培育和筛选,确定主栽优良品种─七根须黄花,其品质较国内其他地区种植的五根须黄花明显高出一筹。近年来,巴中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制定“特色农业大市”目标。巴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大罗黄花的发展,将其纳入“十二五”规划,确立以“抓大户、建协会、带散户”种植模式,组建大罗黄花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公司 科研 协会 专业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助农增收效应明显。大罗黄花作为当地知名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发展到以大罗镇为核心的周边13个乡(镇)、105个村社,种植面积40000余亩,年产量10000吨,总产值达3000万元,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茂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羌民族聚居地,占全国羌族总人口的30.5%。据《旧唐书》、《茂州志》记载:茂州“以郡界茂湿山为名”,唐代至民国初期均用此名。1958年,汶川、理县、茂县3县合并置茂汶羌族自治县,1987年撤自治县,茂汶县仍置茂县。因此,茂县地区出产的苹果一直被称为“茂汶苹果”。 茂汶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清朝末期,苹果由英国传教士引进并少量栽培。据《阿坝州志》、《茂汶羌族自治县志》记载,民国25、28、35年,茂县陈氏父子先后从四川农业改进所引进苹果苗百余株在茂县栽培获得成功,引进品种主要是金冠,红星,红冠等。建国初期,川西农业厅及四川大学园艺系师生来到茂县进行综合考察,得出茂县自然地理条件适宜苹果生长的结论。上世纪50年代,全县引进苹果砧木苗木和品种50余个,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苹果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随着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50年代至60年代茂县先后建成国营凤仪、凤毛坪、大河坝园艺场,1975年全县建立21个乡园艺场,苹果树达50万株,年产量达700万斤左右。“金冠,红星,红冠”品种在1963、1964、1975、1985年四次被评为全国第一名,三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水果称号;1966年,“红星,红冠”品种运往香港市场誉胜美国“蛇果”;1974年,国家农牧渔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在京召开全国鉴定会,“红冠”“金冠”品种被评为全国之冠。80年代初,茂县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苹果作为搞活农村经济的带头产业。1985年,茂县被确定为国家优秀苹果商品基地建设县,同年国家农牧渔业部、省农业厅、州农牧局投资120万元,在县城建500吨储藏冷库。1986年9月,全县苹果储藏保鲜量突破100万斤。 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茂汶苹果通过改造低产园、人工授粉、套袋技术、高接换代、地膜覆盖等新技术的实施,全县苹果均有不同程度更新,产量稳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目前,茂汶苹果种植面积突破25000亩,产量达50000吨,已成为促进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提纲中计划提升改造果园35000万亩,通过项目建设,调整果树品种和熟期结构,5年内名优新苹果品种比例达到60%以上,优质商品果率达到70%以上。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彭州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建县设郡已有2000多年,是古蜀国建都立业的核心地区,素有“天府金盆”、“蜀汉名区”之美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彭州莴笋种植历史悠久,清嘉庆年间既有少量种植,据《彭县县志》(1911-1985)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彭州开始引种、发展地方蔬菜品种,莴笋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彭州莴笋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四川“大地蔬菜”的代表。 彭州莴笋生产方式独特,采用“莴笋—稻—莴笋”的种植模式,体现了生态循环的经济价值。彭州莴笋营养丰富,口感优异,含有钾、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且四季种植、周年供应,当北方还是冰天雪地之时,彭州莴笋仍能自然种植并大量供应,有效补给了全国其他地区莴笋生产的淡季,被专家和消费者形象地称为“大地莴笋”,2003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986年,彭州被列为四川省“外销蔬菜超亿斤商品蔬菜基地”,1988年被列为“全国商品蔬菜生产基地”,2001年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蔬菜高新科技示范项目”实施市,2001年6月年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市)县”,2001年彭州市三界镇被命名为“四川省莴笋之乡”。 彭州莴笋产业近代发展迅猛。建国初期,全市莴笋种植面积仅1万余亩,1964年,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贯彻执行,促进了彭州莴笋产业发展,70年代,彭州莴笋种植面积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成为彭州蔬菜的代表之一。彭州莴笋与老百姓的一日三餐、增产增收、文娱活动等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冬、春季节农民80%的收入都来自于莴笋,是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2011年底,彭州市三界镇组织了以莴笋为主的农业技能大赛,当地农户纷纷踊跃参赛。近年来,彭州莴笋产业链不断延伸、附加值逐步提高,产品60%用于鲜销,其余主要用于泡菜、腌渍菜、脱水莴笋产业,已形成粗、精加工和深加工产业链条。彭州市三界镇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外向型莴笋加工基地,产品主要销往外资企业及出口海外,客户包括美国百胜餐饮集团等。目前,彭州莴笋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到4.8亿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凉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峨边马铃薯历史悠久,早在《峨边县志》(1915年版)记载:“高山彝族地区农作物有玉米、荞麦、马铃薯,低山区主产有玉米、水稻、小麦、薯类...解放前,峨边彝族人民以玉米、荞麦、洋芋(马铃薯)为主食,汉族兼吃洋芋(马铃薯)、瓜类、豆类等”。在彝族土语中,马铃薯又名“洋哟”、“窝来”,是彝族同胞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重要作物。峨边人民每家早上都要煮一锅洋芋作为中午打尖的食品,在“集尔集铁”、“蒙格”等彝族传统会议中,自古就有边烧洋芋、吃洋芋,边商讨问题的习俗。 历史以来峨边农民几乎每家都要种植马铃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马铃薯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并于1994年首次进行马铃薯施用健壮素试验示范推广,此项技术获1998年度乐山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峨边马铃薯产业发展得到上级领导、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8年峨边县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评为科普示范(脱毒马铃薯)基地,2008-2010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2010年被农业部指定为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县,2011年被四川省马铃薯创新团队列为重点县。2011年4月,四川省冬作马铃薯生产技术研讨及现场会在峨边成功召开,经专家组验收认定,峨边冬马铃薯旱地高产攻关、水旱轮作高产攻关、薯/玉/菜三高种植模式产量均创全省第一。四川日报、四川科技报、中国网等分别以《峨边:“薯”光在前 产业致富》、《学“峨边经验” 促我省马铃薯产业再上台阶》、《峨边冬马铃薯创造四川大面积高产纪录》给予宣传报道,对峨边马铃薯的发展和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和肯定。 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委、人民政府遵照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钟勉“要继续支持峨边县加大推广力度,并首先在大小凉山彝区示范推广”的指示精神,大力推广冬马铃薯旱地高产攻关、水旱轮作高产攻关和薯-玉米-菜种植模式。2012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可达12万亩,2014年力争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新增收2亿元,商品薯产量突破30万吨,把峨边县打造成全国马铃薯冬作示范县和全省现代马铃薯示范县。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中国竹荪在四川,四川竹荪在竹海”,长宁县万岭箐(现称蜀南竹海)因盛产竹荪而早有盛名。据调查竹海有野生竹荪五种,即长裙、短裙、红托、棘托,杂色等,其中尤以长裙竹荪优于其他几个品种竹荪,深受消费者青睐。长裙竹荪是著名川荪的后代,川荪早已扬名国内外。 长宁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云雾多,日照少,湿度大,雨量充沛,是长裙竹荪生长的理想环境。据民国版《长宁县志》记载竹海可年产野竹荪一千数百斤,价高达十余银元一斤,还称在清朝时,成为了贡品。1999年出版的《辞海》在竹荪条目下的注释为“中国四川南部最多,可供食用”。清《素食说略》:“竹松,或作竹荪,出四川。滚水淬过。酌加盐、料酒,以高汤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或与嫩豆腐、玉兰片、色白之菜同煨尚可。不宜夹杂别物并搭馈也。” 建国后由于铲山、松土改变了竹林生态环境等原因,野生竹荪产量下降到每年只能采收到数斤干品,远不能满足市场之需。1972年2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他在尝到川荪(即由长宁县提供的长裙竹荪)制作的慈禧御膳中的名菜“竹荪芙蓉汤”后赞不绝口,传为佳话。自此,国际上出现了“竹荪热”,竹海竹荪随之被世界餐饮业认识,尤其是国外几千家中餐馆都纷纷要求得到这种国宴上的山珍,日本一家公司到四川订货,开口出价每公斤竹海竹荪300美元,香港市场售价为6000港币,“竹海竹荪与黄金等价”之美誉,激发了长宁县的农业科技开发热潮,从此长宁人便开始研究人工栽培长裙竹荪。 在长宁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1984年成立了“竹荪研究所”,建立了“竹荪协会”,先后邀请各类专家来县考察、讲学、培训。1986年培育出首批室内人工栽培长裙竹荪,1990年首次在林下人工栽培成功,填补了我国长裙竹荪人工栽培的历史空白。从此,长宁进入了人工栽培长裙竹荪时代。 经过多年的栽培种植,不断探索,现已研究出果树林下及玉米、油菜、冬豆等多种农作物套种竹荪的种植模式,使得竹荪得以大面积推广。2009年,全县制种1200多万瓶,播种面积达12000多亩,年产干竹荪600吨,鲜竹荪蛋近4000吨,总产值16000多万元。有10万瓶以上的制种大户25家,40万瓶以上的2家,100亩以上成片的竹荪种植示范户10户,50亩以上的35户;全县有竹荪营销大户25户,竹荪及竹荪蛋加企业3家。长宁早已跃升为全国最大的长裙竹荪基地,并由长宁推广到四川省内30多个县、市及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省、区,四川长宁县(长裙竹荪)与福建古田县(棘托竹荪)、贵州织金县(红托香荪)基本形成全国三大竹荪产业鼎立的局面。 多年的精心打造,竹海长裙竹荪已是硕果累累,成为了行业知名品牌。继1994年获“亚太地区国际银奖”,1995年又获“中国巴蜀食品节金奖”,1998年再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同年12月在南京召开的国际食用菌科学大会上受到25个国家代表的赞誉,被专家们公认为“竹荪珍品”,1999年“竹海长裙竹荪”荣获全国竹类展销会金奖,2000年7月获四川省绿色食品银奖。竹海长裙竹荪先后获国际银奖1次,国家金奖5次,竹荪蛋保鲜品荣获国家金奖1次。2010年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食用菌烹饪大赛又喜获团体赛银奖和3枚个人赛金奖。 竹荪清脆腴美,味道悠长,浓而不腻,淡而不薄且余香袅袅,已成为长宁人接待来宾餐桌上的常用菜肴。还有那以竹荪为主材料做成的竹荪宴,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驻足品尝。竹荪和翠竹、竹笋并称竹海三绝。同时被称之为“蜀南竹海美食四绝”的美食中,竹荪也在其列。随着竹荪文化内涵不断的丰富,它必将在竹文化中异军突起,形成自身的文化领域和特征,正如当代诗人周纲在其《竹荪抗命歌》中写的那样,这是因为它“你的微笑属于山野,属于樵郎与村姑,属于风,属于柴扉与清泉,属于怒发冲冠的竹矛,属于红缨呼啸的光辉”。 长期以来,长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荪产业的发展,利用自身生态、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长裙竹荪产业,把发展“竹海长裙竹荪”作为特色效益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并做出了长远规划。预计通过不懈努力,到2015年,全县竹荪种植面积核心区域常年保持在3万亩,示范区域7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其中绿色竹荪标准化示范基地认证面积达45000亩。竹荪系列产值实现54.9亿元,着力把长宁县打造成为“中国长裙竹荪之乡”。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甘洛—中国黑苦荞之乡,盛产优质黑苦荞,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甘洛黑苦荞色黑、粒大质优,是苦荞中的极品,其不仅仅营养价值全面,而且最具特色的标记成分芦丁,含量是普通苦荞的1倍,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堪称“五谷之王”。 在获得地理标志农产品后,品牌效益带来了整体效益提升,企业收购价格从以前的3元/公斤,提高到了目前的6元/公斤,有效地促进了种植基地面积大幅度扩展,目前全县种植面积5万亩,增加了4万亩,总产优质黑苦荞近7000吨,总产值4000余万元,荞农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甘洛拥有7个黑苦荞加工企业,总体投资6000余万元,年总产值7000余万元。生产的黑苦荞产品有黑苦荞茶、面粉、面条、酒等,产品研发一直处于较领先地位。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石棉黄果柑,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的著名特产,该品呈倒卵圆形,多平蒂,有沟纹,果面橙黄,有光泽,油浸状,果皮薄,易剥离,中心柱空大,基本无核,肉质脆嫩化渣,多汁,酸甜爽口,微具香气。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崇州市种植郁金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盛产。崇州郁金始载于《药物论》、《唐本草》“郁金生蜀地及西域。”宋代《本草图》称:“郁金今广南、江西州郡亦有之,然不及蜀中为佳。”文中“蜀”即崇州市。清光绪三年编撰的《增修崇庆州志》记载:郁金子,即姜黄根所结子,姜黄用以染色,根插土七八寸,掘出可以入药,可以和羮,州东三十里三江场一带种植者最多。 与境外郁金相比,崇州郁金具有胆小、肉厚、质硬,切片后胆肉不分、不散,成品晶片状。特别是黄丝郁金,其胆成“鸡蛋黄”,胆汁呈鸡肉色(暗棕色),为崇州郁金所独有,为中国郁金出口的主要产区。崇州郁金具有和血散瘀、凉血散寒、抗炎抗凝、降血脂的功能,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抗肿瘤、抗氮化、保肝等功效,对抗艾滋病、癌症和减肥有较高的疗效。

  •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南部脆香甜柚,四川省南部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南部脆香甜柚是较早熟的柚类良种。果形美观,果大皮薄,质脆化渣,酸甜适度,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高,汁多核少,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质优良。1989年参加全国优质水果评比,仅次于文旦柚和蜜柚,名列第三,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3年,又获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造科技之星奖。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会理石榴”产于四川省会理县,其以果大、色艳、皮薄、粒软、味浓、有微香、余味长,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可食部分百分率较高,可溶性固性物含量较高,籽粒“透明晶亮若珍珠,果味浓甜如蜂蜜”,品质佳良,在国内产区中独树一帜,而久负盛名。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水井坊酒原产区域的水质、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恩赐,使其长期保持了独特的品质。优厚的地理环境,秉承680多年博大精深的酿造工艺结晶的水井坊酒,博采众长,聚天时、地利与人和,集历史、文化、时尚于一体,色、香、味、格极为考究:其色,晶莹剔透、酒液挂杯持久;其香,窖香优雅、陈香飘逸;其味,甜净醇厚,圆润谐和;其格,甘润幽雅,余味怡畅,纯正恰人,不愧为我国浓香型白酒中独具风格之佳酿。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雷波脐橙”具有果实特大、果形美观、皮薄光滑、糖酸比高、鲜甜可口、汁液丰富、具有浓郁蜂蜜味的独特品质。原产地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金沙江下游北岸、横断山脉东段的小凉山区雷波县沿江河谷地区,周边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是全国唯一无冻害、无检疫性病虫害的种植区,加之长期推行传统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是全国绝无仅有的脐橙生长发育和发展绿色农业的最佳适宜区。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蒲江丑柑果皮黄橙色,厚3.5-5mm。成熟果果皮略粗。易剥皮,有碰柑香味,无浮皮。果肉橙色,肉质柔软多汁,囊壁极薄而软,口感脆甜。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米城大米具有米质优良、油亮光泽、米饭滋和糯实、清香可口等显著特点。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不分品种限制,只要是种植在米城一带的大米,都具有这些特点。相同稻种、相同种植方法,在其它地方种植的大米米质就远不及在该地域的大米。民间谚语“米城米,油糯米,不用菜,撑死你”就表明了其品质的独特所在。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具有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米饭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似翡翠。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南江金银花品质独特,色碧、味甘、清香、富硒、天然。经科学鉴定,其内含的绿原酸含量达6.38%,木犀草苷达0.108%,黄酮氨基酸含量居全国金银花之首。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双流冬草莓产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以其含糖量高、成熟期提前、采摘期长等特点,饮誉北方市场,成为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郫县豆瓣有着三百余年历史,享有“川菜之魂”美誉,集中体现了郫县对外形象。它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与众不同。香味醇厚却未加一点香料,色泽油润却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细的加工技术和原料的优良而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标准,具有辣味重、鲜红油润、辣椒块大、回味香甜的特点。其制作技艺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资中冬尖以枇杷叶青菜(冬菜)、齐头黄青菜嫩尖为原料,风干脱水后,加精盐腌制,用土陶坛罐装好窖储、发酵而成。它色泽黄褐油亮,清香浓郁,芬芳四溢,脆嫩鲜美,回味绵长。这就是资中冬尖“鲜、香、脆、嫩”四大特点。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锌、钙等元素,又具有开胃、健脾、生血之功效。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旺苍杜仲,是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的著名特产,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在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地区很有声誉。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达县苎麻具有强度好、单纤维支数高、纤维长等特点。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都江堰猕猴桃个头大,平均单果重90-120克,果形好,90%以上的为圆柱形,样品平均长55天。我市猕猴桃鲜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香气浓郁、酸甜适度、营养丰富。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川芎自从汉魏以来品种都十分稳定,迄今药用延续2000年左右,古代所说的“雀脑芎”就是川芎。被称为“血中气药”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都江堰市是全国中药材种植的最佳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川芎之乡”。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仪陇大山香米,产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唐朝开元间,地方官员将“仪陇大山香米”进贡朝廷。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金阳青花椒以其色泽碧绿、颗粒硕大、香麻味纯正、浓厚。富含维生素及丙黄铜、镁、铁、锌、硒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及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而闻名,是榨菜、火锅、川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金阳白魔芋条(片、角)的品质特色,具有色白、表皮手感较细腻、切面较平、质地致密等特点,含水量≤14%,葡甘聚糖≥56%,so2≤1.6%。它富含淀粉、蛋白质、生物碱、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南江是我国最早种植核桃的地区之一,南江山核桃种植也是南江县历来传统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南江山核桃产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风景光雾山景区内,以其生态环境优良、品质纯正,产品干果果面光滑、缝合线低平、果大壳薄、核仁饱满、风味香甜而闻名于世。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泸州老窖酒的酿造,钟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贯华夏之慧根,酿人间之琼浆。其施曲蒸酿,贮存醇化之工艺,不仅开中国浓香型白酒之先河,更是中国酿酒历史文化的丰碑。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温江大蒜历史悠久,至今已逾300年;温江大蒜品质优良,自古就烙上了厚重的“细嫩味浓、清脆化渣、瓣肥脂重、余香悠长、辛辣汁稠”的地理烙印;温江大蒜种性卓着,生态适应性超强,自发地成为了省外诸多蒜区的优良种源。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南充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的丝绸文化赋予了南充丝绸优良的品质。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丝色一致,密度均匀,织纹清晰,柔软华丽。纺类织物手感细爽;绉类织物极富弹性;轻薄织物宛如蝉翼,轻盈飘逸;重磅织物毛型感强,挺扩丰满。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巴山土鸡口味独特、肌纤维弹性好;肉质细嫩,风味清香、营养丰富,其(活鸡)青灰脚、(白条鸡)青灰脚,皮肤呈灰白或灰黄。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简阳羊肉肉质鲜嫩、肥瘦相间、膻味小,熟肉具有清香之味,胆固醇低等特点。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南充冬菜以芥菜为原料,花椒、八角等香辛料为辅料,经过20道工序,历时3年加工而成,其菜型均匀,褐黑色、油润、有光泽,酱香味和辛香味浓郁;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咸淡适口。既可用作餐桌上的小菜,又可作为烹饪的佐料使用。南充冬菜是南充地方特色产品,起源于清嘉庆年间(1796至1820)。1981年南充冬菜在成都“四菜”评比会上,以光泽油润、清香脆嫩、风味浓郁取胜,评为全省第一名。南充冬菜和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内江大头菜并称为四川“四大名腌菜”。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广元橄榄油,四川省广元市特产。广元是中国橄榄油研究种植基地之一,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呈碱性、钙质丰富,结出的橄榄果出油高,品质好。广元种植油橄榄始于20世纪后期,1977年,广元成片种植成功的2000多株油橄榄达到盛产期,橄榄果出油率达18.2%,亩产量及出油率均接近地中海国家油橄榄水平。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松贝产地范围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现辖行政区域。松贝是川贝母的一种,具有润肺消炎、镇咳化痰的药用功效。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为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蒲江猕猴桃,产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49.2%。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肥力较高,地貌以平坝、低丘为主,这些生态气候条件与“世界猕猴桃之都”新西兰特普 克(te puke)相似,十分适宜猕猴桃的生长。品种主要有金艳和红阳。“金艳”是全球高端三大黄肉品种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黄肉型专利保护品种。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富顺香辣酱”,四川富顺地方名产,首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选用优质辣椒等天然原料精制而成,具有香纯、味鲜、爽辣可口的独特风味,用作各类菜肴、豆花、面食调料或直接食用,有增加添香,开胃助食之显著效果。实为馈赠亲友及家庭常备佳品。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享有“四川第一醇”美誉的江口醇系列酒,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当时的海州道员廖纶晚年回乡(今平昌县江口镇)创建酿酒作坊,采用优质红粮和山泉,辅以大巴山特有的20多种中草药制曲酿酒。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创立“江口醇”品牌。公司秉承传统配方,加大科技投入,融入现代酿酒理论,独创了“窖中窖”复式发酵工艺,酒质醇甜净爽、浓酱兼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大竹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日照适度,十分适合香椿的生长。大竹香椿叶面光滑、色泽鲜亮;细嫩多汁、少渣、爽口、味甜、无苦涩感、香味浓郁、清香纯正。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和17种氨基酸。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筠连苦丁茶产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外形条索紧细,色泽翠绿,汤色翠绿明亮,滋味微苦回甘,叶底嫩绿明亮,冲泡后,茶叶鲜活完整。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北川县由于其特殊的地域特点,具备了魔芋生长的最佳生态资源优势。北川花魔芋的种植始于明朝,是长期以来由于魔芋特殊的杂合性而形成的独特品种。其精粉提取回收率达55-60%,大大超过其它同类品种;主要质量指标一粘度,达20000ppm-25000ppm(国标为18000 ppm-22000ppm);葡甘露聚糖含量超过其它品种4-5个百分点,溶液透明度可达80%。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乌梅别名酸梅、干枝梅,夏季果实近七八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经烟火熏制而成。表面乌黑色或棕黑色,口味酸甜,略带涩。达县乌梅品种优良,蔷薇科植物梅,属《药典》收载品种“耳梅”,以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色、口感柔润着称,其有效成分枸橼酸含量29.4%,居全国第一。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西充二荆条辣椒产品主要特色是角长、皮薄籽少、味辣香浓、色红油分足,成熟果深红色,果蒂深包肩,果面微皱,果实长指形尾带钩,果皮较薄,籽少,油分含量较高。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所在区域:

资中血橙果实较大:单果一般在150-200克左右。果肉颜色独特:果肉为紫红色,色泽鲜艳、风味浓郁(玫瑰香)。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会理黑山羊,又名建昌黑山羊,是四川省六大山羊品种之一,会理黑山羊以羊毛色纯黑、体形健壮、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羊肉肉质细嫩、膻味轻、品质优良而著称。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犍[qián]为县位于岷江下游、川西平原西南边缘,是乐山市出川入江的东大门,乐宜凉交汇处,自然条件独特,人文地理区域特征明显,具有传统的特色花茶加工工艺。犍为茉莉花茶茶叶外形紧细卷曲或条形细长,细嫩有毫,嫩绿色润,有锋苗,滋味醇爽回甘,叶底柔嫩匀亮,花干洁白,花香浓郁鲜甜,沁人肺腑,汤如春水,清澈嫩绿明亮,具有特殊的“熟香韵味”。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在宜宾市境内以当地和川南地区种植的糯红高梁、糯米、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原料,用三江流域优质的河水、井水和山泉水,在宜宾区域自然微生物生态圈内,按照宜宾传统多粮型生产工艺酿造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白酒产品。在色泽和外观上呈无色或微黄状,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多粮复合香气;酒体醇厚丰满,绵甜柔顺,余味爽净,酒味全面,风格特征突出。宜宾的多粮型浓香型酒和其他地方的浓香型酒最大的理化特征指标区别就是有较高的、自然生成的、突出的呈主体复合香的己酸乙酯,这也正是宜宾浓香型酒原产地的独特个性所在。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金口河乌天麻主产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金口河乌天麻麻富含天麻香荚兰醛、粘液度、结晶性中性物质、维生素a等,其如要历史悠久,是传统名贵中药,亦可作保健食品,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东坡泡菜,又叫泡酸菜,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特产。是四川泡菜的典型代表,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南溪豆腐干制作工艺精细、用料考究,其质地密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咸淡适口、易于消化、老少皆宜,深得人们喜爱,是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四川彭州市种植大蒜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清嘉庆十八年《彭县志》第四十卷物产载:“蔬之属大蒜,蒜苔产万家庵”,已成为传统大宗农田经济作物之一。彭州大蒜成熟蒜头产品每100克含水分≤70,脂肪≥0.65克,蛋白质≥6.7克,氨基酸总量≥4.5克,大蒜素≥560毫克。外皮淡紫红色,形状扁圆,整齐,蒜籽香味浓,辛辣味重,汁液粘稠,营养元素含量高。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都江堰厚朴全身都是宝,干、根、皮、花、种子均可入药;木材也具有多种用途,是材、药两用经济树种。皮厚油润、断面紫棕色、少纤维、无杂质、香气浓郁,独具一格。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是从厚朴中提取的有机物质,气香,味辛辣,是中药厚朴的主要成分,是集保健、治疗为一体的传统地道的中药材。都江堰厚朴其厚朴酚( c18h1802)的含量达到8%以上,远远超出《中国药典》2%的规定,居全国首位,都江堰市厚朴质量好、产量高、重金属含量低等特点,久负盛名,品质优于其他产区。

  •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所在区域:

蒲江雀舌采用茶树嫩茶加工,其新发的嫩芽形状如鸟雀的舌头,很细小,称为雀舌。这种雀舌茶叶因其“色翠、香高、味醇、形美”,品质上乘,香高味爽。曾连续三届获得“中茶杯”一等奖,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蒲江也被称为“中国绿茶之乡”。

网站地图